算完自己的大学分数睡不着了,加上朋友圈浓厚的悲秋氛围,想着发了自己的第一个帖子
前两周突然降温以后身体越来越乏,每天睡七八个小时都不够,心情也没那么愉快。难过的无外乎自己是个废物、孤单的屌丝、往日意气风发当下一事无成、发牢骚发火都不知道向谁发的这几档子事。在上大学以前,我算得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有很强的好胜心,也是小县城里人人羡慕的好学生——回头看,成绩好也只是好胜心和环境作用的结果。那时我过得很快乐,尤其高中,除了学习成绩,其他全是支线,在那个封闭又狭小的范围,我自由地享受着淳朴的情谊和真实的情感。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悄悄产生变化呢?我无数次回想,大概是高考出成绩后。我的分数与预期的学校差了不少,父母的训斥让我也只是像无能的丈夫一样接受自己人生流水线的进程。本能地冷漠地做事,然后将结果交给所谓天意,然后接受它——这么木然地去填报志愿,直到最后也就是姥爷在天上保佑,得到了一个貌似满意的学校
来到学校后发现自己被降维打击了,人家不仅成绩比我好,文艺、体育、社交各方面都能碾压我,而我像一张发皱的白纸一样没有用,也没有点子,呆在自己的角落里没人理。看到外面的世界有无限种可能,世界远比长辈世界观里的宏大,而对我来说都触不可及,茫然又漠然的心情被放大了,目标消失了,我试着激励自己,让自己不服输,我挣扎,我觉得自己也能通过所谓的奋斗来实现自己,可是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不对是一棒又一棒
后来这种心理又被蒙上一层诡异的色彩,小红书和公众号刷多了发现所谓优秀者的人生好像没那么几种,绩点高文章多,快进到做教职或进企业或创业成功稳坐上流社会,而我只是这模板人生的观众
曾经出人头地的训导、挥斥方遒的志向,想到这里都烟消云散了,只是觉得好笑,人们都差不多,再牛逼的人也会不开心,再八面玲珑也有人记恨在心,再名垂青史也会有人没听过你的名字。哈哈,大家都一样,那我多干些少干些有什么意义呢。回到经典的追问:人生的意义,我曾经告诉自己自己一定要让父母骄傲,我一定会改变自己家被亲戚嘲笑的环境,让所有爱自己的人在我力所能及的氛围内幸福
但我发现我做不到,我连自己的可控的未来保研都好像差一些距离,我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我开始浑浑噩噩
这很可怕,我自己意识到这很可怕。我拼命思考,却是自己的失败一直在支配自己。有时候想做出改变,不再这么肥不再这么懒不再这么废物,学业好一点,外向一点,但我做不到,当看到与他人的差距时,我只觉得自己的努力是个笑话。我不知道我怎么了,我是个傻逼,谢谢你看到这,读了一个傻逼这么多的废话。作为一个傻逼写了这么多废话,如果打扰到你就骂我这个傻逼吧,如果你没有被影响,那就祝你晚安,幸福
不用太妄自菲薄,至少你比我强多了hhh,觉得自己不行就努努力,哪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至少也是努力过问心无愧
gzyalz:↑Akane7:↑可以骂你吗
可以的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啊,人生意义全是关于别人的,为自己而活爱自己一点很难吗?干嘛要把人生意义全部和别人强相关?
gzyalz:↑Akane7:↑可以骂你吗
可以的
还有你在这凡尔赛nm呢,保研不稳,给你说得像天塌了一样,那些绩点低的,挂科的,补考没过的,毕业论文卡住的,考不上大学的,甚至考不上高中的,是不是要排队自杀,啊?
gzyalz:↑2966202623:↑不用太妄自菲薄,至少你比我强多了hhh,觉得自己不行就努努力,哪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至少也是努力过问心无愧
谢谢你
如果一直向上对比的话那真是比到头都比不完,如果真觉得差劲的话不妨向下对比一下,就会觉得其实我也没有这么糟糕,不要轻易否认自己,哪怕自己错了也得相信自己是对的,自己都否认自己的话那谁也救不了你了,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然后觉得不足就努力,觉得难过就使劲玩,缺什么就自己去找什么,哪怕真的开摆只要自己乐意不后悔也没问题,做任何事都不要让自己后悔
楼主有点认知扭曲的部分,比如说:“连保研都做不到→我什么都做不到”,“别人都比我强→我是废物”,其实从a能推得出b吗?显然是不能的。(更何况别人都比我强这句话本身就是谬误)加上从高中到大学周围参照群体的转换,从县城的精英掉落到广袤世界的平凡人,这点让你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因此才会有诸多焦虑。
你就是因为曾经优秀,现在才会痛苦,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坐标系里能让你有这番思考,不也算跳出原有舒适圈的一种蜕变吗?我又要说这句话了,任何时候的改变都要付出代价,任何时候付出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难熬,但等你自己想通了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多读书,少上网(bushi,主要是少看有的没的。
你看到的模板人生也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光鲜亮丽,很少有人主动炫耀一地鸡毛
有目标就好好努力,没有目标就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
打打游戏,多运动运动,多关注身边的事情和自己。
找点爱好啥的,找不到也没啥。
瞎几把活着能开心点。
看完你这段话我猜你应该刚上大一,记得我刚上大一的时候也和你差不多,其实现在看来都不算事儿。给你一句建议吧,一定要摆脱做题至上的思想,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或者说怎样能够让你快乐的,不内耗的度过四年。很多人上大学之后只是跟着高中的惯性,跟风去卷科研竞赛什么的,这条路真的适合他们吗其实也未必,所以真的没必要太焦虑,只是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有些迷茫而已。保不上研那考研就是了,认真学个半年多也并没有想的那么难,就算考研失败那直接找工作也没啥不可以的。大学可以选择的方向太多了,卷绩点什么的只是其中一条路,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过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没事的。你可以找找自己喜欢的事,能追寻自己的passion过一生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没有,那就追寻世俗的赚钱或权力,争取让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过上一个不错的生活。别的都不重要,加油。
不知道你现在是大几,但希望你还年轻。
我也是县城中的尖子生,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挣扎,最后考了个还不错的大学。不过我在上了大学后没有你那么强的竞争欲,我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和朋友玩,虽然不是很把保研挂在心上,甚至没有报名(我是边缘线),但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留在打游戏和大量的社交上。直到最近大四才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的幼年环境以及受过的教育和城里的人是天壤之别的,你应该知道存在大的差异,但估计比你想的还要大很多。有很多在大学学习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他们在以前的生活中就潜移默化的习得了,而你没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你认为学习是什么,你是不是仍然将其作为以往一样的分数机器?但大学不该是这样。大学是一个资源和人才的集合平台,你可以认识很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利用很多的资源比如图书馆的书来帮助你学习自己想学的任何知识,成长为自己想做的人。
优秀的人有魄力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底色是丰满的,他们有浓厚的自我,因此不带任何畏惧去做好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而你的本我很可能已经被过去的机械式学习所压制了,被你锁在了思维深处,一个已经遗忘的角落。当你找到他时,什么绩点,保研,其实都不重要。实际上,那时候对你而言什么都不重要,因为光是做你自己就是值得你自豪和满足的事。
以及关于父母的期望我还想说一点,我很理解,因为我的母亲为了我的初高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一直很感激她,但朋友,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为了父母的骄傲而努力。母性是最人性的,也是最接近生物本性的,母爱既是伟大的祝福,也会在无形中施加束缚。当爱成了一种互相折磨互相约束时,它的存在可能对你们双方都是痛苦。我认为这种关系需要破旧立新,是你先活出自己,才能让父母骄傲,而不是像牵线木偶一样满足他们的期许,我相信这是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所衷心希望的。
最后衷心祝福你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人生路很长,早点斩破迷茫是好的!
很同意上面三层楼的说法。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是一件很棒的事。短暂地站在岔路口上犹豫不决让你很焦虑,但是在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前需要花时间想清楚。楼上的朋友花了四年才对自己释然,有的人在30岁才重新投入一个行业发展。
我觉得多看多想,随时都不晚。祝你一帆风顺
不够忙导致的,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伤春悲秋,人生是荒野,没有主线任务没有最终boss也没有积分榜